Forex嘉盛官网:特朗普突传大消息!彭博独家:特朗普政府正商讨入股英特尔
2025-08-15 11:19:05

事件背景:从施压辞职到主动合作​​
就在一周前(8月11日),特朗普还在社交媒体公开指责英特尔CEO陈立武(Lip-Bu Tan)存在“与中国相关的重大利益冲突”,并要求其“立即辞职”。然而,仅隔数日,双方态度发生戏剧性转变:8月11日会面后,特朗普改口称赞陈立武“成就令人惊叹”,并称其提交的建议方案“将推动美国技术领导地位”。

这一转折背后,是英特尔俄亥俄州芯片制造枢纽项目的推进压力。该项目原计划投资2000亿美元,打造全球最大晶圆厂,但屡次延期至2030年代,且面临资金短缺。特朗普政府希望通过入股缓解英特尔财务危机,同时兑现其“重振美国制造”的竞选承诺。

​​交易细节与潜在影响​​
据知情人士透露,美国政府拟以直接出资形式购买英特尔股份,具体比例尚未确定。若方案落地,英特尔将获得关键资金支持,加速俄亥俄州工厂建设,并可能避免大规模裁员(当前计划裁员15%至7.5万人)。此外,美国政府或借此加强对半导体产业链的控制,应对中国芯片产业的崛起。

市场反应迅速:消息公布后,英特尔股价当日一度飙升8.9%,收盘上涨7.4%至23.86美元,市值突破1000亿美元,盘后继续上涨4%。分析师认为,此举短期内将提振投资者信心,但长期效果取决于政府干预的边界和英特尔技术突破能力。

​​政策争议与行业隐忧​​
特朗普政府的这一动作延续了其近期“国家资本主义”倾向:此前已通过抽取台积电、英伟达等企业对华收入15%分成,以及持有美国钢铁公司“黄金股”等方式介入市场。然而,部分经济学家警告,政府持股可能扭曲市场竞争,甚至引发纳税人的资金风险。

英特尔自身亦面临多重挑战:2025年二季度净亏损扩大至29亿美元,技术路线被迫调整(放弃18A工艺,聚焦14A节点),且需应对台积电、三星的先进制程竞争。尽管陈立武强调“将资源投入AI与晶圆代工”,但政府介入能否扭转技术颓势仍是未知数。

​​政治与经济的双重博弈​​
俄亥俄州作为特朗普的“票仓大州”,其政治敏感性不容忽视。2024年该州参议院席位争夺战已白热化,英特尔工厂项目不仅是经济议题,更是共和党巩固选情的筹码。此外,英特尔若接受政府注资,可能成为特朗普政府与拜登时期《芯片法案》博弈的缩影——两届政府均试图以不同路径重塑美国半导体霸权。

​​结语​​

特朗普政府入股英特尔的计划,标志着全球半导体产业竞争进入“国家资本主导”的新阶段。尽管短期或提振英特尔股价,但长期效果仍需观察政策执行效率与企业战略的协同性。对于投资者而言,这一事件或将引发对半导体板块政策风险的重新评估。